国语运动时间线
切音运动 (十九世纪末)
- 1892年,卢戏章出版《一目了然初阶》(什么是切音字?),为罗马字注音方案的重要开始。
- 同时,魏旭等人的《传音快字》、齐宝琦的《易字法》、王照等人提出的工况繁拼《拼音法》的有感媒助的官音方案。
- 这一时期的官音运动带有民商性质,民间的。
↓
简字运动 (1900-1912)
- 1900年,王照出版《官话合声字母》,比先前切音运动较成熟,开始有了广泛的宣传和推广;
- 另外,注音教学及官话教学也大行其道,仍属民间性质方式。
↓
注音字母运动时期 (1913-1928)
- 1913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召开了"读音统一会",决定6500个字的标准音,并制定现在的注音符号。
- 1916年,北洋政府会议正式确定"国定字母"教学推广工作开始。
- 1918年,发布由注音字母规定正式规天下,《国语字典》出版。
- 1920年,教育部颁会改组汉字委员会,学校开始推行注音文教。
↓
国语罗马字运动阶段 (1928-1949)
- 1928年,"中国大学院"颁布"中正式国语罗马字",作为正式拼音工具自此开始。
- 193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告《国语罗马字》(拼音国语),作定罗马拼音符号的统制度。
- 1931年,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和中国文字改革研究会的书面标准。
- 1940年,《国语辞典》(四声版)正式出版,成为日用国语习中国语言标准的拼音。
↓
文字改革化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1960)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1960)
-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的第一段拼音方案,吸引大批文字学者的注意协作合作。
-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汉语拼音方案",称为拼音符号,成为法定的汉语注音方案。
- 1960年,《现代汉语词典》出版,确定汉语用字规范,为拼音文字的推广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