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中国语言文字标准化现代化领军人物的第二代或第三代家人及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中间大多数人是忙碌的职业工作者。但我们都希望花时间及资源通过收集,调研,以及撰写用于保护下这一段重要的历史。希望经过我们的努力,此网站会不断地更新新的内容。

各自的故事

王述达外孙女王颖先:

我小时候,在外公外婆家长大。知道外公是一个研究中国语言文字的学者。是中国大陆人手一册的《现代汉语词典》的主要编撰人之一。外公是他几个弟弟妹妹的国文老师。我和各位表兄弟姐妹小时候也都是他亲自教我们汉语拼音。上学以后,学校里人人都用《现代汉语词典》。有时我会翻开字典把外公的名字指给同学看。别人会用很崇敬的眼光看着我。可外公一向为人低调,所以我从来不认为这有什么了不起。

如今我和表兄弟姐妹们都已人到中年。从各自的事业家庭生活的忙碌中抬起头来,突然意识到我们有责任把他们那一辈人没有可能记录下来的事情记录一下。 为什么呢? 外公他们这一辈人一生中经历了许多动荡,劫难。 从清末到民国,到日本侵华,到抗战,到国民党退守台湾,新中国成立,再到文革。经历了人生的起伏跌宕。许多应该保留的资料或纪录都消失了在砲火,销烟,运动,和搬家中了。

在找到祖父遗留下来的少量文件和照片之后,我们有幸联系到现在生活在台湾的王康寿先生的次子王正方先生。了解到他的父亲和我们祖父的一些工作经历。他的父亲和外公以前同是黎锦熙的学生,共同编写《国语日报》推广普通话,同为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的同事。他的父亲以及他和外公的一批年轻学生于1948年被派往台湾推广国语。请参阅王正方先生的黎老师的子弟兵一文。我们意识到外公的老师黎锦熙大师以及他的学生们,以及他们的学生们对中国语言文字的标准化,统一化所做的巨大的贡献。我们觉得如果能把他们在对现代中国语言文字的贡献能记录下来是多么有意义。

为此,我们在美国成立了一个非营利机构 — 《中国语言标准化现代化进程中的人与事》。此机构的主旨是要收集,整理,以及记录对中国语言文字标准化与统一做过贡献的人和事。此机构于2019年8月被批准为美国联邦非营利免税机构。我们知道这件事做起来很有难度。因为当事人大多都已离世。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尽量去做。因为我们觉得这件事情对现代中国文化以及教育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