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研究会是为推进文字改革和国语运动于1916年在北京成立的学术机构,其会章上写明的宗旨为“研究本国语言,选定标准,以备教育界之采用” 。在几十年的国语运动中,该学会书写了最鲜艳的篇章。

1917年召开了第一次大会,选举蔡元培为会长,张一麐为副会长,拟定《国语研究调查之进行计划书》,倡导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等。

1918年,该会会员达到一千五百人,这一年主推注音字母,力促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

至1920年,学会会员达到一万二千人。在学会的推动下,“文学革命”与“国语统一”呈现双潮合一的局面,文字的解放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产生中国的文艺复兴现象。

1921年,学会在上海成立支部,与出版界密切合作,推进儿童文学作品的出版。

1922年,学会会报《国语月刊》出版,至1924年学会才确定会址于北京东城栖凤楼。

随着国语统一筹备会的成立,学会的很多工作渐被替代,至1926年全国国语运动大学举行后逐渐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