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昀

1948年北京师范大学的毕业纪念册中,有一个特殊的班级“国语专修科”,主任是黎锦熙先生,教师有王寿康副教授、牛继昌讲师、王述达讲师、孙崇义讲师、徐世荣讲师、李兰坡讲师(兼),毕业生有二十多人。这些学生无一例外地在大陆网站上查询不到任何资料和信息。为什么北师大在国文系以外要设置这样一个班,并且是黎锦熙先生亲自负责?这些学生去了哪里,为什么全无消息?

近年,在翻阅1968年10月15日祖父王述达写的第五份“交待材料”注1里,我发现了 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祖父交待的第十四个问题这样写道:“1948年北平师大国语专修科 第一班毕业,台湾省教育厅给师大来函,委托选派毕业生前往任国语教员。校长室转知国 语专修科,通告毕业生愿往者报名,主任黎锦熙主张口试国音,派王茀青、徐世荣、孙崇 义和我担任,把合格名单送校长室,结果选送十余名,购船票手续,得到台湾省国语推行 委员会主任委员魏建功的协助。这是给国民党反动派输送新生力量。”

翻开历史,1895年至1945年之间台湾为日本殖民时期,至1945年10月25日陈仪以台湾省行政长官的身份从日本末代台湾总督安藤利吉手中接过降书,结束了日本对台湾的统治。那时,台湾以日语为官话,民间以漳、泉、厦及客家话为通用语言。魏建功以“国语会常委”的身份,被台湾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处“借调”去台湾推行国语,成为”台湾国语推广运动委员会”主任委员。

作为国语运动的开拓者,当时远在西北的黎锦熙先生也没有忘记台湾这块遥远的土地。他认为台湾多年沦陷,一但光复最需要开展的就是国语统一运动。1944年5月,在黎先生的倡议和推动下,西北师院(兰州)注2、女子师院(白沙)、社会教育学院(壁山)创办了国语专修科,为台湾推行国语预先培训人才,黎先生亲任专修科主任。 1946年初,北师大迁回北平,国语专修科学生与国文系、教育系部分师生开始赴台开展推行国语运动,为在台湾普及国语及增进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 为配合国语在台湾的普及,教育部把北平的注音报纸《国语小报》迁至台湾,改名为《国语日报》,副社长即是北师大国语专修科教授王茀青(寿康),他亲自从北平押运《国语小报》印刷机及注音铅字去台湾,同时带去的还有《国语辞典》。《国语日报》、《国语辞典》一直到今天在台湾仍然在发行和使用。

由于以上措施,仅仅经历了几年,台湾就从一个人人不懂国语的地区,变成了一个普及国语最好的地区。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2018年,我在美籍作家王正方先生的作品《十年颠沛一顽童》中惊讶地发现,作者的父亲就是祖父的同事,那个扛着铅字去台湾,却终究没能回到北京的王茀青先生。辗转找到王正方先生,得以验证,那些无法在大陆网站寻得踪迹的学生们的确多已去了台湾,并且从事着台湾的国语教学工作。他们是:張博宇、馮長青、翟建邦、鞏青祥、曾伯平、景王琇瑗、宋孟韶、陈集荣、黄增誉、赵寿安、张涛、赵鸿业、牛遇蓉、高凤台、刘呈祥、韩国楹、杨天赋、吴贵宁、李林、周彬、赵文增、郭汾。

image

1948年北平师范大学国语专修科毕业照。(图片由作者提供)

前排左起:牛继昌先生、孙崇义先生、王寿康先生、黎锦熙先生、王述达先生、徐世荣先生

注1: [“交待材料“是大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为交待个人问题所写。一般要写很多版,直到批判的人满意为止。]

注2: [北师大于1937年西迁至西安,与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组成“西安临时大学”,后迁至汉中,改名为“国 立西北联合大学”,北师大改名为“西北联大教育学院”,后又改为“师范学院”,1939年改名“国立西北师范学 院”并迁往兰州,至1946年春回到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