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昀

1948年北京師範大學的畢業紀念冊中,有一個特殊的班級“國語專修科”,主任是黎錦熙先生,教師有王壽康副教授、牛繼昌講師、王述達講師、孫崇義講師、徐世榮講師、李蘭坡講師(兼),畢業生有二十多人。這些學生無一例外地在大陸網站上查詢不到任何資料和信息。為什麼北師大在國文系以外要設置這樣一個班,並且是黎錦熙先生親自負責?這些學生去了哪裡,為什麼全無消息?

近年,在翻閱1968年10月15日祖父王述達寫的第五份“交待材料”注1里,我發現了 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祖父交待的第十四個問題這樣寫道:“1948年北平師大國語專修科 第一班畢業,台灣省教育廳給師大來函,委託選派畢業生前往任國語教員。校長室轉知國 語專修科,通告畢業生願往者報名,主任黎錦熙主張口試國音,派王茀青、徐世榮、孫崇 義和我擔任,把合格名單送校長室,結果選送十餘名,購船票手續,得到台灣省國語推行 委員會主任委員魏建功的協助。這是給國民黨反動派輸送新生力量。”

翻開歷史,1895年至1945年之間台灣為日本殖民時期,至1945年10月25日陳儀以台灣省行政長官的身份從日本末代台灣總督安藤利吉手中接過降書,結束了日本對台灣的統治。那時,台灣以日語為官話,民間以漳、泉、廈及客家話為通用語言。魏建功以“國語會常委”的身份,被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借調”去台灣推行國語,成為”台灣國語推廣運動委員會”主任委員。

作為國語運動的開拓者,當時遠在西北的黎錦熙先生也沒有忘記台灣這塊遙遠的土地。他認為台灣多年淪陷,一但光復最需要開展的就是國語統一運動。1944年5月,在黎先生的倡議和推動下,西北師院(蘭州)注2、女子師院(白沙)、社會教育學院(壁山)創辦了國語專修科,為台灣推行國語預先培訓人才,黎先生親任專修科主任。 1946年初,北師大遷回北平,國語專修科學生與國文系、教育系部分師生開始赴台開展推行國語運動,為在台灣普及國語及增進台灣與大陸的聯繫,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 為配合國語在台灣的普及,教育部把北平的注音報紙《國語小報》遷至台灣,改名為《國語日報》,副社長即是北師大國語專修科教授王茀青(壽康),他親自從北平押運《國語小報》印刷機及注音鉛字去台灣,同時帶去的還有《國語辭典》。《國語日報》、《國語辭典》一直到今天在台灣仍然在發行和使用。

由於以上措施,僅僅經歷了幾年,台灣就從一個人人不懂國語的地區,變成了一個普及國語最好的地區。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迹”。

2018年,我在美籍作家王正方先生的作品《十年顛沛一頑童》中驚訝地發現,作者的父親就是祖父的同事,那個扛着鉛字去台灣,卻終究沒能回到北京的王茀青先生。輾轉找到王正方先生,得以驗證,那些無法在大陸網站尋得蹤跡的學生們的確多已去了台灣,並且從事着台灣的國語教學工作。他們是:張博宇、馮長青、翟建邦、鞏青祥、曾伯平、景王琇瑗、宋孟韶、陳集榮、黃增譽、趙壽安、張濤、趙鴻業、牛遇蓉、高鳳台、劉呈祥、韓國楹、楊天賦、吳貴寧、李林、周彬、趙文增、郭汾。

image

1948年北平師範大學國語專修科畢業照。(圖片由作者提供)

前排左起:牛繼昌先生、孫崇義先生、王壽康先生、黎錦熙先生、王述達先生、徐世榮先生

注1: [“交待材料“是大陸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為交待個人問題所寫。一般要寫很多版,直到批判的人滿意為止。]

注2: [北師大於1937年西遷至西安,與國立北平大學、國立北洋工學院組成“西安臨時大學”,后遷至漢中,改名為“國 立西北聯合大學”,北師大改名為“西北聯大教育學院”,后又改為“師範學院”,1939年改名“國立西北師範學 院”並遷往蘭州,至1946年春回到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