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述達,字善愷,1904.8.2-1993.12.7 九三學社社員 民國及新中國成立后著名的辭典編纂家、語言文字學家、訓詁家、教育家。曾在北師大附中、 北師大附屬女子中學、北京師范大學、河北師范學院等多所學校任教,並在中國大辭典編纂 處、中科院語言文字研究所等處工作,為多部教材、辭書的主要編纂人,對我國白話文推廣及 語言文字的教學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王述達在年輕時即追求民主、進步的新思想,為國家培 養了一批漢語專業人才,去世后將自己畢生所藏書籍全部捐獻給河北師范學院中文系。

人物生平

1904年8月2日,王述達先生出生在北京,一個教員的家中

1922年考入北京師范大學國文系,受教於錢玄同、楊樹達、黎錦熙、高步瀛、周樹人等先生

1928年大學畢業即赴綏遠第一中學任教員

1928.2-1929.6 中法大學西山中學 代課教員

1928.9-1937.7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教員

1929.1-1956.6 中國大辭典編纂處 助理編纂員 編纂員

1929.秋-1941.夏 北京市立第一女子中學 教員

1935.秋-1942.夏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女子中學 兼課教員

1946.8-1948.12 北平師范大學 國語專修科 講師

1949.2-1950.6 北京師范大學 中文系 講師

1948.2-1949.6 北京市立師范學校 兼課教員

1951.5 由黎錦熙、葉丁易介紹加入九三學社

1956.7-1962.11 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編輯

1962.9-1984 河北師范大學(原名河北北京師范學院)中文系 講師 副教授

主要貢獻

王述達先生傾其一生投入了他所熱愛的語言文字和教育事業,他編寫或參與編寫的十幾部教材 或辭書,在中國的教育和語言文字學上都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從教幾十年,王先生可謂桃李 滿天下,在先生去逝后,遵從他的意願,家人將其畢生收藏書籍全部捐贈給河北師范學院中文 系,以期發揮余熱。

集體著作:

《國語辭典》(全八冊) 商務印書館1948年版,1962年再版更名為《漢語詞典》

《增注中華新韻》 黎錦熙主編,王述達、何梅岑、付介石、孫崇義、張蔚瑜、張廼芝編校,商 務印書館1950年7月版

《增訂注解 國音常用字匯》 黎錦熙主編,汪怡、何梅岑、付介石、牛繼昌、高景成、徐仁鈺、 徐世榮、孫崇義、王述達、張廼之、張蔚瑜、李曾篤、諸昌祁編校 商務印書館1950年8月版

《學文化字典》 黎錦熙主編,王述達、何梅岑、高景成、孫崇義、徐仁鈺、徐世榮、付介石編 纂,商務印書館1952年10月版

《新華字典》 參與編纂,1953年

《同音字典》 黎錦熙主編,何梅岑、孫崇義、徐世榮、王述達、高景成、付岩編纂,商務印書 館1956年5月版

《現代漢語詞典》試印本 (1956—1960年),王述達先生是主要編纂人員

《語文知識辭典》,王述達主編,河北師范學院編寫組編寫,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

個人著作:

《語法與語音》 張鴻來、盧懷琦、汪震、王述達著,百城書局1933年8月版 《初級中學國文讀本》 汪震、王述達等編寫,北師大附中國文叢刊社 1935年版 《國學常識》北師大附中油印本 1936年版

人物評價

作為一個學者,王述達先生可謂知識淵博,而其致學態度則被贊為求實、嚴謹。他一生熱愛藏 書和閱讀,很多人都到過他的書房,並感嘆其藏書之規模。“文革”期間,因抄家其藏書散落民 間,“文革”后可找回的僅為少數。即使如此,王先生依然不能改變其讀書學習和收藏的習慣, 直至去逝。

作為一位老師,王述達先生總是以身作則,對學生和晚輩十分和藹、耐心、誨人不倦,願意與 他們共享自己的知識並共同探討。很多學生對他終生難以忘懷。

作為一位家長,王述達先生很早就承擔起一個大家庭的責任,在戰亂時期,他不僅在經濟上支 持弟弟王述羲、王志民等讀書,並支持他們追求進步和真理。年輕時,王先生就一直是”新青年 “的忠實讀者,他以國家重任為己任,並以為隻有學習理工科才能為國家建設作出更大貢獻。他 的六名子女全部畢業於國內頂尖學府,並遵從他的教誨從事理工專業。

軼事隨筆

1、引自《永遠的於是之》

於是之:“上初中以后,我又曾幻想過當學者,而且要專攻文字聲韻。文字聲韻這門學識,不知 究竟有多麼地博大精深,孩子們如何能夠懂得!隻是老師們有辦法深入淺出地把它講得有趣,這 就吸引了我,羨慕老師們的學識並旁及於他們的一切。中學老師王善愷的書房,回想起來,至 今使我羨慕。四壁圖書,裝在一色的玻璃櫥內;櫥櫃極高,起自地面,達於頂棚。王先生就是在 這個書房裡給我講授了《說文解字序》的——‘‘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王’,這裡讀去 聲,動詞……’就這樣,他為我掰開揉碎地講下去,講到文字的起源,文字的形成,並且告訴了 我倉頡造字之說的不足信:怎麼能夠隻是一個人造,別人就造不得呢?……善愷先生的書房,好 像並不明亮,但那書房的布置,甚至先生給我授課時他和我所坐的位置,我至今還能記得。多 麼令人神往啊,那個書房和那個書房的淵博的主人!”

2、引自《鑒寶終身的國寶級大師–史樹青》

1935年,14歲的史樹青從扶輪小學考進了聞名遐邇的師大附中。作為北平城最好的學校,不僅 設備好,而且同學好——個個是翹楚。先生們就更好了,像教國文的孫照先生、李蘭坡先生、 王述達先生,個個學識淵博眼界高,治學教學有專長。

3、杜曉勤《我在燕園住過的那些地兒》(陳平原主編《筒子樓的故事》)

其中有對王述達先生的 些許描述,特錄於此:

我還曾花不到十塊錢買到三本署名“王述達”的宣紙筆記簿,封面分別題寫“國故”、“說文”、“國 故概要”。其中((國故概要》本第一頁“目次”上方注有“吳檢齋先生講”。吳檢齋即吳承仕,字檢 齋,近代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的三大弟子之一,近代著名經學家、古文字學家、教育家,與黃 侃一起並稱為“南黃北吳”。1924年至1933年間,吳承仕先生受聘為北京師范大學國文系教授、 系主任,專心致力於教學和國學研究,先后開設過((經學史》、《三禮名物》、《國故概要》、《六 書條例》、《古籍校讀法》等多門課程。這三本小冊子應是王述達先生在北京師范大學上學時用 毛筆記的課堂筆記。((國故》和《國故概要》用的是同興榮南紙店的九行綠欄線宣紙本,《說 文》用的瀹池齋的九行綠欄線宣紙本。王述達先生的筆記眉目清晰,行楷俊秀流美,翻閱時既 可想見吳承仕等先生講課時的博識和風度,也可感受到王述達先生學習時的認真和聰穎。

4、張永泉在《我的大學》中回憶: 從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下放來的編了幾十年現代漢語大詞典的王述達先生的古代漢語課 講得有板有眼,每個實詞、虛詞都講得確切到位,一絲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