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昀

民国时期,祖父曾长期担任北师大附中、北师大的国文教师,并在北师大女附中、女 一中等中学兼职,教授国文、国音学等。祖父是一位出色的老师,曾教出高景成、高福增 、史树青、许曾重、王辅世、邓锐龄、孙念台、孙念增、鲁允中、李希颜等在语文、文字 及史学上有着卓越成就的学生。

民国时的文人都有藏书的习惯。他们藏书绝不是为收藏,而是为研究和阅读。祖父有 着专门的书房,在院子最好的位置。他不仅在书房读书,而且很多时候睡在书房里,仿佛 沉溺于书中。祖父只是个教师,上有父母需要照顾,下有六个儿女需要抚养,还有正在读 书的弟弟妹妹需要帮助。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他一定要拿出薪水的四分之一用于购书。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著名演员于是之在《信笔写出来的》中回忆到:中学教师王善愷 的书房,回想起来,至今使我羡慕。四壁图书,装在一色的玻璃橱内;橱柜极高,起自地 面,达于顶棚。王先生就是在这个书房里给我讲授了《说文解字序》的——“古者,庖牺氏 之王天下也,‘王’,这里读去声,动词……“就这样,他为我掰开揉碎地讲下去,讲到文字的 起源,文字的形成,并且告诉了我仓颉造字之说的不足信:“怎么能够只是一个人造,别人 就造不得呢?”……善愷先生的书房,好像并不明亮,但那书房的布置,以至先生给我授课 时他和我所坐的位置,我至今还能记得。多么令人神往啊,那个书房和那个书房的渊博主 人! ”

祖父的侄子景纯回忆道:“二伯伯爱书如命,他让二妈妈买来很多藏蓝色土布,自己制 作布套,把那些古籍成套地小心套起来。小孩子是绝对不能动的。

以下是祖父的部分藏书书目,足以让真正的图书馆惊羡。而祖父的学术精神亦可见一 斑。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图,王述达先生文革期间被查抄部分书目)

书目答问补正 南京国学图书馆排印二册一函 有详批注 (有本人罢免盖章)

郘亭知见传本书目 上海石印本六册一函

补后汉艺文志 南京排印本 八册

补晋书艺文志 广雅书局刻本 四册

清史稿艺文志 北京排印本 一册

郡斋读书志 四部丛刊续编本 八册一函

故宫善本书目 北京排印本 一册

故宫普通书目 北京排印本 一册

初学记 附校勘记刻本 十六册二函

幼学求源 刻本 八册一函

抱经堂丛书 直隶书局影印本 一百余册十余函

别下斋丛书 杭州影印本 二十余册二函

晨风阁丛书 刻本 十余册

安徽丛书第三期 影印本 十册一函

辞通 开明书店印本 二册

说文解字诂林 医学书局影印 正编66册 续编16册 共十函

说文解字注 成都存古书局刻本 十六册二函

说文解字 一篆一行刻本 十册一函 有马氏批注

说文释例 王氏篆刻本 十册

说文通检 广州刻本 二册一函 有批注

说文解字篆韵谱 刻本 一函 有批校

说文统释自叙注 刻本 一函 一夹板

重辑仓颉篇 排印本 二册

字林考逸 章氏刻本 四册一函

小学钩沈 龙氏刻本 四册一函 有批注

小乐雅疏 杭州局刻本 二册

广雅疏证 王氏家刻本 十册一函

埤雅 刻本 四册一函

乐雅翼 刻本 六册一函

通雅 浮山此藏轩刻本 十册一函

拾雅注 刻本 十册一函

比雅 北江全集本 二册

礼器释名 刻本 四册

方言注校 湖南局刻本 二册

方言疏证 微波榭刻本 四册

方言笺疏 广雅书局刻本 四册

通俗编 无不宜斋刻本 十二册一函

越谚 刻本 三册

和名类聚钞 刻本 四册

十韵汇编 北大影印 三大册

广韵 泽存堂刻本 二册一函 有批校

广韵 顾氏刻明本 五册

集韵 补曹刻本 十册 有马氏批注

洪武正韵 明刻本 五册一函

音韵述徽 四库珍本丛刊本 八册一函

集韵考正 永嘉丛书本 十册一函

汉魏六朝韵谱 排印本 六册一函

西儒耳目资 北大影印本 三册一函

甲骨文编 写印本 七册一函

古籀汇编 影印本 十四册一函

隶篇 刻本 十四册一函

楷法溯原 刻本 十六册一函

玉篇零卷 古逸丛书本 三册

玉篇 玉存堂刻本 三册

美篇 曹刻本 十册一夹板

龙龛手鑑 北大影印本 四册一函

汗简笺正 广雅局刻本 四册一函

汉印分韵 原刻本 四册一函

周易姚氏学 武昌局刻本 八册一函

尚书今古文注疏 苏州局刻本 八册一函

尚书今文考证 长沙局刻本 八册一函

毛诗传疏 苏州局刻本 十册一函

诗三家义集疏 长沙局刻本 八册

礼经释例 文选楼刻本 四册

仪礼私笺 贵州刻本 四册

礼记训纂 刻本 八册一函

礼记笺 郝氏刻本 八册一函

论语正义 南京局刻本 八册一函

尔雅正义 刻本 八册一函

尔雅匡名 广雅局刻 四册

十三经索引 开明书店印本 一册

十三经经文 开明书店印本 一册

墨子问诂 刻本 八册一夹板

韩非子集解 长沙局刻本 六册

淮南鸿烈集解 商务执印本 八册一函

淮南集证 中华执印本 八册一函

法言疏证 排印本 四册一函

潜夫论笺 刻本 四册一函

世说补 刻本 八册一函

梦溪笔谈 四部丛刊续编本 四册

日知録集释 四部备要本 八册一函

广阳杂记 畿辅丛书本 四册

十驾斋养新录 刻本 八册一函

乐塾读书记 广州刻本 四册一函

史记 金陵书局刻本 二十册四函

史记探原 刻本 四册

汉书补注 思贤书局刻本 三十二册四函 有加注

十七史商榷 原刻本 十六册二函 有批校

国语校注本三种 王氏刻本 四册一函

国语集解 中华书局批印本 八册一函

战国策校注 四部丛刊本 八册

资治通鑑 彩印胡刻本 三十二册

通鑑纪事本末 排印本 三十二册

水经注合校 思贤书局刻本 十六册二函 有姚大荣批注

水道提纲 刻本 八册一函

大唐西域记 支那撰述刻本 四册一函

括地志 刻本 四册一函

通州志 光绪年刻本 十六册二函

蔚州志 光绪年刻本 八册一函

历代地理志韵编 批印本 八册一函

元和姓纂 洪民刻本 四册一函

史姓韵编 排印本 十六册二函

历代名人年谱 刻本 十册一函 有校注

潜研堂金石目 刻本 一册一夹板 有批校

愙斋集古录 商务馆影印本 二十六册一函

愙斋集古录释文賸稿 商务馆影印本 二册

封泥考略 影印本 十册一夹板

铁云藏龟 影印本 十册一夹板

楚辞章句 湖北丛书本 四册一函 有批校

楚辞补注 刻本 四册一函 有批校

六臣经文选 四部丛刊本 三十册一函

文选集释 朱氏刻本 十二册

文选理学权舆补 刻本 八册一函

文选李注义疏 高氏排印本 八册

骈体文钞 康氏刻本 四册

七十家赋钞 康氏刻本 四册

古文辞类要笺 石印本 十二册一函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刻本 一百册十函

乐府诗集 四部丛刊本 十六册

曹集诠评 刻本 二册

庚子山集注 刻本 八册一函

杜诗详注 影原刊本 卅二册四函

读杜心解 刻本 八册一函

分类补注李太白诗集 四部丛刊本 十册

王右丞集注 刻本 十四册一函

韩昌黎集 局刻东雅堂本 十六册二函

柳河东集 影世䌽堂本本 十六册二函

李义诗集注 广东刻本 四册一函

王荆公文集笺注 刻本 四册

王荆公诗集补注 刻本 二册

元丰类稿 四部丛刊本 十册

谓南文集 四部丛刊本 十二册

黄山谷内集外集剔集 陈氏仿宋本 八册

南雷文案 四部丛刊本 八册

亭林诗集文集馀集 四部丛刊本 五册

霜红龛集 刻本 四册一函

戴东原集 四部丛刊本 四册

龚定庵文集诗集补编 四部丛刊本 四册

两当轩诗集 刻本 四册

纪评文心雕龙 刻本朱墨套印 八册一函

四大丛话 刻本 八册一函

绝妙好词笺 刻本 四册一函

中兴以来启选 四册一函

词律 原刻本 十六册一函

(备注:以上书目来自祖父王述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所写的《被抄书目举要》)